2023年以来,中国房地产市场持续深度调整,这一趋势在2024年仍未止息。中指研究院数据显示,2月份百城二手住宅平均价格为每平方米15173元,已连续22个月环比下跌。更令人担忧的是,除三亚微涨外,其余99个城市均环比下跌,连续9个月下跌城市数量超过90个,市场低迷态势持续加剧。
面对持续低迷的市场,各地政府不断出台利好政策,包括放松限购、提高公积金贷款额度以及银行下调房贷利率等,旨在刺激刚需和改善性需求入市。然而,这些政策的效果并不显著,市场信心依然低迷。 这种现状引发了广泛的社会讨论:对于手持100万存款的个人而言,是选择购房还是银行存款更为稳妥?
两种截然不同的观点占据了舆论场。 支持购房者认为,当前政策利好频出,如放松限购、降低房贷利率等,正释放积极信号,鼓励购房。与此同时,银行存款利率持续走低,储户收益不断减少,因此现在是“抄底”购房,而非继续存银行的良机。
然而,持相反观点的人则认为,房地产市场存在较大泡沫,房价仍有较大的下跌空间,购房风险较高。相较之下,银行存款虽然收益不高,但本金和利息相对安全可靠,因此选择存款更为稳妥。
展开剩余65%著名企业家曹德旺先生早前曾对此做出精辟总结。他指出:“房子已逐渐成为有钱人之间的‘击鼓传花’游戏,当游戏结束,无人接手时,楼市泡沫破裂的后果将不堪设想。” 他还强调:“房子的本质不过是由钢筋混凝土构成的建筑物,最终会贬值到毫无价值。” 基于此,他建议拥有100万存款的人应选择银行存款,而非购房。
我们同样倾向于曹德旺先生的观点。对于手持100万存款的个人,在当前房地产市场环境下,选择银行存款而非急于购房更为明智,主要基于以下几点考虑:
首先,存款可用于补贴家用。以中小银行一年期2.05%的存款利率为例,100万存款每年可获得2.05万元利息,这笔收入足以补贴家用。 这对于拥有100万存款的人来说,意味着可以寻找相对轻松的工作,并依靠存款利息维持舒适的生活,有效规避失业、疾病、子女教育等风险。
其次,存款可避免沉重的房贷压力。当前各地房价高企,100万购房通常只能支付部分首付,剩余部分需要承担长达数十年的房贷压力,每月还款将占据很大一部分收入,剩余可支配收入将捉襟见肘。 购房不仅面临100万本金的消耗,更要背负沉重的房贷负担,而选择存款则能避免这种财务压力,享受无债一身轻的生活。
最后,在当前市场环境下,存款比购房更具保值性。虽然1998年房改后至2020年,中国房价持续上涨,房地产市场曾具备显著的赚钱效应,但这种趋势已不可持续。 如今,房地产市场面临深刻调整,购房保值增值的预期已大幅下降,而存款则能保证本金安全。 因此,将100万存款用于银行存款,无疑是更稳健的理财选择。
"
发布于:福建省嘉喜网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